冬病夏治,这五种顽固病,在三伏天更容易治好
1
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、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,民间说的“苦夏”就是在这个时候。三伏是人体阳气的旺盛之际,出汗多,消耗大,容易耗气伤阴,这个时候应该注重养生。
2
在这一阶段,人的肌肤腠理开泄,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,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。
3
1、妇科病
冬病夏治的方法适用于虚寒因素所致的妇科病。大家都知道,如果女人月子没坐好,身体会差很多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受了寒邪。女子产后,气血两虚,容易受寒邪。如果出汗多,月子坐得不好,就会伤及阴血,可以在对应穴位贴热磁灸贴。(PS:不受寒不等于禁止吹空调,一味捂棉被)
/4
在夏季阳气盛行的时候,更容易祛除体内阴寒,舒经通络,温化寒湿,活血祛淤,从而促进妇科病患者的盆腔血液循环,治疗很多类似宫寒这样的慢性妇科疾病,可以在小肚子上贴暖宫贴,温暖子宫,通则不痛。
5
2、呼吸道疾病
适合冬病夏治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有:支气管炎、哮喘、咽炎、扁桃体炎、反复呼吸道感染、肺气肿、肺结核等。
中医认为“肺主皮毛”。皮肤属肺所主,也属于广义的呼吸系统。也就是说,吃冰冷的东西或衣服穿少了,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。夏季使用冰冷食物也容易伤着消化系统。长期慢性咳嗽、咳痰、喘息等症状,遇冷或冬天容易发作。加上现代人往往用“抗生素”来治疗呼吸道疾病,导致机体脾虚生湿、肾阳虚损,易受风寒外侵,更易反复咳喘。
6
“肺为娇脏”,不耐寒热,易为邪(邪指六邪,风邪、寒邪、湿邪、暑邪、燥邪、火邪)侵,尤以小儿、老人最易受邪。从肺辨治,根据病情,每个人敷贴选取的穴位各有不同。比如,小儿哮喘可以用干布反复摩擦背部从身柱穴到肺俞穴。咳嗽可以按摩定喘穴、大椎穴、肺俞穴、太阳穴、膻中穴。也可以用热磁灸贴在穴位上自动发热。
3、过敏性疾病
一些过敏性的疾病,比如过敏性鼻炎、过敏性皮肤病、过敏性结肠炎也适合冬病夏治。
总的来说,过敏性疾病大多属寒性体质,根据中医“寒则热之”的治疗原则,要用热性药、补气药进行治疗。其次,“急则治标,缓则治本”,夏季不是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季节,为缓解期。因此,此时治疗是一种治本的方法。
7
过敏性鼻炎,中医叫“鼻鼽”,冬春二季比较容易发作。过敏性鼻炎在夏季往往处于缓解期,夏季是人阳气最旺盛之时,同时也到了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。因此过敏性鼻炎在夏季可以选择热磁灸贴治。
三伏天按摩相关穴位,能补益脾肺,调节脏腑,刺激经络,改善体质,提高人体免疫力,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作。
4、风湿类疾病
适合冬病夏治的有:类风湿性关节炎、风湿性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等痹病,冬季受寒时加重,病情不断反复及加重。
中医上说,“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致发痹”,意思是寒冷、潮湿、季节气候变化,都会引起风湿类疾病发作或加重。夏天阳热之气,对风湿类疾病有一定缓解作用,因此,这时冬病夏治,效果会比较好。
8
冬病夏治适用于感受风寒、外伤,长期慢性劳损而受寒加重的风湿病。比如,类风湿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、骨性关节炎以及肩周炎、腰突症等。这些疾病遇冷加重,属风寒湿症的典型临床表现。
5、胃肠道疾病
适合冬病夏治的胃肠道疾病主要有:慢性胃炎、功能性消化不良、消化性溃疡、慢性结肠炎等。
明代中医学家张景岳说,“三焦痛症因寒者十居八九”。他认为,寒则凝、温则通,胃脘痛虚寒症为多,治疗宜温通调补。虚寒性胃痛和腹泻病人容易在冬季因受寒而发作。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看,人在夏季其实脾胃很容易虚弱,如果贪食冷饮,常待在空调房,会损伤脾胃。
9
因此,脾胃虚寒的人如果吃寒凉的东西,容易腹痛。平时易手脚冰冷的人,大量喝凉茶后易腹泻。这类人群,即便在夏季,清晨或夜里温度较低时,也应及时加衣避免受凉感冒,尤其不要把空调温度开得太低。
10
按照中医的分类方法,胃病主要有三大类: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病、肠胃湿热引起的胃病和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。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治疗和日常保养方法。
怎么知道自己是胃寒还是胃热呢?平时怕冷、口淡不想喝水、冬天四肢冰凉、胃口不好、常感疲倦无力,容易腹泻的,多数为脾胃虚寒之人。
而经常口干、口苦、大便干燥或排便黏滞不畅、脾气暴躁的,多为胃热之人。脾胃虚寒的人,冬病夏治效果比较好。
脾胃虚寒类胃病,用针灸、穴位敷贴治疗,可激发正气,缓解疼痛,并减少来年冬季的发作。
11
三伏天,温度较高,湿度较大,不要只想着贪凉,此时是冬病夏治的好时候,结合运动,有针对性的调养身体,可以狠狠的提高身体素质。
标签:   三伏天 冬病夏治